四川法治网讯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近日,市河东新区紫竹路小学五年级5班融创课程上,一堂以“以诗言志 以诗咏廉”为主题的清廉课程正在进行。老师运用PPT、视频等方式向同学们展示了陈子昂相关“廉”文化的传统经典和逸闻趣事,同学们通过品诗、诵廉、议廉,对我市“五廉一体”廉洁文化建设中的诗廉文化有了深入了解。
2021年9月,在市河东新区纪工委的指导下,市河东新区紫竹路小学成立项目团队,通过实地考察、文献查阅,融合地域文化特色,挖掘育人价值,拓展学习方式,将遂宁的清廉文化进行系统性梳理,编写了《崇廉见美,尚廉有为——遂宁市“五廉文化”读本》。该校负责人介绍,读本以“廉之源、廉之韵、廉之语、廉之趣、廉之美”作为课程内容框架,结合信息技术手段,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清廉知识,实现了本地清廉文化特色与学校育人体系的紧密融合。
让清廉文化融入环境、走进课堂、润泽心灵,市河东新区紫竹路小学只是我市开展清廉学校建设的一个生动场景。近年来,遂宁市扎实开展“清廉学校建设”工作,市纪委监委和市教育体育局加强清廉学校建设统筹部署,各县(市、区)深入挖掘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特色校园文化,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特色,打造清廉文化品牌,并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中全面开展清廉文化建设、清廉课堂建设、清廉制度建设、师德师风建设和廉政风险防控等“五项工程建设”,着力打造“党风清朗、政风清明、校风清净、教风清正、学风清新”五位一体的清廉学校。
船山区围绕“育廉、践廉、润廉和固廉”四个维度,将廉洁教育融入课堂,因校制宜形成了“一校一特色、一处一景观”的靓丽风景线。船山区顺南街小学以张鹏翮廉洁故事为切入点,收纳中国历史上廉洁人物与事迹,辅以文化解读、经典浸润与活动设计,围绕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自主编制校本教材《鹏翮之光》读本,同时纳入学校课程设置,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在心中播下清廉种子。
射洪市纪委监委将廉洁文化进校园作为一项长期关注和坚持的重要工作,通过将廉洁文化与本土优秀传统文化、校园特色文化相结合,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活动,营造出共建共享清廉教育的良好氛围。“目前我们主要开展了画廉洁主题卵石画、写‘廉’字、制作廉洁主题手抄报和手工作品等系列活动,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教育意义,学生们参与度和积极性都很高。”射洪市第八小学充分利用主题班会、课后延时服务的时间,将廉洁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让学生在讲廉、写廉、画廉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悟廉、思廉、践廉,以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廉洁教育效果。
大英县纪委监委坚持把清廉学校建设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廉洁宣传教育活动,努力营造“崇廉、奉廉、赞廉”校园文化氛围。各校(园)设置宣传橱窗、班级黑板报等廉政文化专栏,增强廉洁宣传视觉效果;播放清廉歌曲,向师生、家长推送廉洁小故事和廉洁小知识,将清廉教育与学校、家庭紧密连接起来,拓宽了清廉建设宣传的覆盖面。
廉洁教育不仅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还要运用课外实践教学,用“沉浸式”体验让廉洁教育入脑入心。安居区依托黄峨家风教育基地、海龙凯歌农文旅园区、伍先华旧居、谭东生平事迹陈列馆等本土廉洁文化基地常态化、多维度开展“清廉安居”研学实践活动,累计组织2万余名师生沉浸式体验聆听黄峨家风家训,真切感受伍先华烈士的英勇事迹和谭东同志的自律情怀,引导师生在学习中“敬廉”、实践中“悟廉”、行动中“倡廉”。
教师是清廉学校建设的“首道防线”。大英县各校每学年初与学校教师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在党员教师中开展党员承诺活动、专题党课活动,党员教师还积极撰写廉洁心得体会,树立教师廉洁自律良好形象。
为确保清廉学校建设走深走实,蓬溪县从校园管理、教师、学生三大主体着手,运用“党建+督查+警示+活动+文化”的“5+”模式扎实推进清廉学校建设,通过开展专项监督、建微警示教育站、廉洁书法“七进”活动、打造“蓬溪家风馆”等,全面推进依法治校、清廉从教。截至目前,已分层分类、因地制宜建成10个微警示教育站,整理编辑本土清廉校本教材30余本。
“清廉学校建设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学校延伸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推进‘清廉遂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遂宁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遂宁将紧扣“一年有影响、两年有成效、三年成体系”总体目标,持续推进清廉学校建设,建立学校清廉文化长效机制,助推护航全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