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公司现在资金周转困难,急需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希望管委会帮我们搭建平台。”
“我们公司正在开展生产扩能建设,希望管委会帮我们协调解决生产用电、水等要素保障方面以及个别部门推诿扯皮、不作为的问题。”
“我们的企业正在发展过程中,想与经开区国有平台搞股份制合作,不知道如何整?”
......
这是遂宁经开区“企业直通车”开进厂区,企业家们向现场参加活动的管委会领导们袒露自己揪心事、烦心事的所提出的部分问题。
据介绍,企业直通车一是具有平台性。上直通车的单位和个人,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临时有增减,既有区级单位,也有市级单位,既有普通群众,也有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二是具有透明性。把所有问题置于阳光下,无论是历经多年的“陈年旧账”,还是突发的要紧事件,都摆放在企业家、公众、媒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面前,公开讨论,明辨是非曲直,通过法制、社会公德的“暴晒”,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三是具有法制约束力。更多的时间,司法部门的参与,为解决问题提供了坚实的法制基础;四是具有教育性。通过园区内涉及营商环境的“阳光问政”,以点带面教育了损害营商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起到了举一反三、震慑教育并举的良好效果。
今年以来,遂宁经开区企业直通车结合纪检监察干部“大接访”、入企问廉等活动,加强对企业服务力度,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建设“三心园区”,形成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通过“企业直通车”活动,打造经开区服务企业特色,实现“厂内事务园区不插手、厂外事务企业不操心”的营商环境目标。拖了5年之久的川昊精工厂房纠纷案、拖了10年之久的普瑞森厂房建设质量纠纷、变压器占道、公交线路设置等,都在企业直通车的现场办公得到妥善解决,有力地促进了遂宁经开区营商环境的改善。
截止目前,遂宁经开区开展食品、电子科技领域等“企业直通车”13场次,吸引60家企业负责人积极参与,收集并解决问题20余个。
为将服务企业的理念深植于心、践之于行,把做好企业服务摆在工作的突出位置,努力建设安心、暖心、舒心的“三心园区”,遂宁经开区纪工委全程参与该项工作,跟进督导落实,严肃处理工作中“不作为”等问题。今年以来,对在服务企业中存在“慢作为”问题给予组织处理2人,制发《监督检查通报》6期,起到了很好的“警醒”作用。
“通过入企访问、现场处置、全程跟踪报道、全程问效督办,让各种监督力量在企业直通车这个平台上形成解决问题的强大合力,动真碰硬,主动作为,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遂宁经开区纪工委书记刘永红表示,“区纪工委将继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建设‘滨湖生态区、绿色智造城’保驾护航,持续、有力地贡献纪检监察力量,把企业直通车打造成经开区乃至全市营商环境的闪亮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