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四川法治网讯(冯文杰)为规范城区道路交通秩序,切实解决群众停车难问题。6月份以来,邻水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紧紧围绕“为民办实事”活动,通过“大排查”“大走访”“大征集”,收集梳理群众反映最强烈、最不满意的突出问题,将“僵尸车”整治作为办实事来抓,主动回应民生关切,将车位还给需要的群众,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截至目前,共发放宣传资料8000份,开展专项整治行动8次,接到群众举报“僵尸车”电话26人次,督促车主自行处置两轮车32辆、三(四)轮车23辆、小型汽车17辆,出动拖车拖移两轮车19辆、三(四)轮车7辆、小型汽车6辆。
精心组织实施,高效有序推进。制定《“僵尸车”整治行动工作方案》,明确工作措施,细化工作责任,确保整治行动高效有序推进、取得较好成效。成立“僵尸车”整治行动工作领导小组,指定一名大队领导牵头,城区两个交警中队组织实施,组建8个巡逻组包片负责。召开“僵尸车”专项整治工作部署会,要求民警辅警充分认识到开展整治工作的重要性,主动作为,通过开展集中整治行动,进一步规范停车秩序、净化交通环境,真正还路还位于民。
部门协作配合,全面排查整治。主动联合综合执法部门及各社区,对城区公共停车位、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场、居民小区停车场、建筑工地及背街小巷等进行巡逻检查,对长期占用车位不动、满车灰尘、轮胎干瘪、破烂不堪的车辆,通过张贴通知书、电话告知等方式,促请车辆所有人在限定时间内自行处理。对在道路上乱停放、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僵尸车”,通过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系统查询,通知车主及时把车辆驶离;对无法联系车主,车辆已达到报废年限或存在交通违法行为的,出动拖车依法拖移至统一停车位待处,同时委托社区工作人员通知车主前往处理。
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整治氛围。充分发挥电视、网络、手机短信、“双微”等多种宣传媒介作用,大力宣传“僵尸车”对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呼吁各“僵尸车”车主自行将车辆进行处理。通过新闻媒介发布“僵尸车”有关政策和规定,增强公众的参与度、知情度,让群众认识到“僵尸车”处理的相关规定。组织警力在城区各广场开展专题宣传,要求民警辅警抓住巡逻管控之机,对过往群众及驾驶人进行宣传教育。利用“双微”平台、LED显示屏,滚动播放交通安全宣传标语,提高“僵尸车”专项整治工作的知晓率,让广大群众理解支持整治工作,自觉消除其不规范行为。
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常态治理。建立“僵尸车”举报受理和信息回复制度,公布交警大队2个电话号码为“僵尸车”举报电话,及时受理群众举报线索,及时回复群众举报办理结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不定期采取明察暗访方式,对开展“僵尸车”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对街面是否存在“僵尸车”情况进行巡逻检查,对部署不到位、巡查不全面、措施不得力的单位和个人,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责令单位限期进行整改,整改不力的一律予以通报批评,以此推进“僵尸车”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