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四川法治网 ! 主编邮箱:scfzxxw@sina.com  报料QQ:850521687
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 | 法治新闻 | 通知通报 | 新法快递 | 法治维权 | 经典案例 | 法治天平 | 法律文献 | 社会与法 | 法治动态 | 司法行政
检察风云 | 记者调查 | 教育纵横 | 楼市观察 | 纵深报道 | 文苑时空 | 人物专访 | 企业风采 | 法治四川 | 平安四川 | 队伍建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平安四川  
 
真情服务群众!蓬溪县进行社区亲民化改造
本网网址:www.scfzxxw.com   来源: 本站原创    时间:2021-09-06
 

  四川法治网讯(□李鑫)镇村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专项工作启动以来,蓬溪县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先行先试”的思路,遵循“标准化、亲民化、可进入、共参与”的理念,根据空间布局更优化、功能配置更完善,环境氛围更温馨,载体活动更丰富,服务供给更贴心的基本要求,有序推进城乡社区亲民化改造,着力打造“布局合理、宜居适度、条块协同、主体多元、服务优质、形态多样、温馨和谐”的社区治理形态,不断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水平。

  “多元改造”有“烟火气”

  蓬溪县现有社区60个,其中城市社区20个,集镇社区40个。按照亲民化改造三年提升行动计划,2020年已先行试点改造社区7个,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2021年计划改造社区34个,截止目前已完成16个,2022年底前计划完成所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亲民化改造过程中,坚持“一地一案”,不搞“一刀切”式的标准化建设,不搞“大拆大建”增加基层负担,充分结合各地社区文化背景、历史传承和民风民俗,因地制宜制定实施方案,最大限度盘活现有资源,最大力度挖掘文化特色,打造“多元化”社区,防止亲民化改造后的千篇一律无特色。如原荷叶乡荷花街社区深入挖掘本土文化,将码头文化和丝绸文化融入社区亲民化改造中,服务群众同时传扬传统文化内涵;下河街社区毗邻书法主题公园——白塔公园,将社区建在公园内,融入书法文化,彰显蓬溪书法之乡文化底蕴;吉星社区建设“吉星记忆”展览室,保留被撤并乡镇原始记忆。

  “三去一改”有“获得感”

  温馨舒适去“行政化”。柔化办公氛围,提倡变“工装”为“家装”,改变以前社区阵地冷色调、机关风,打造温馨舒适、易进宜憩的环境,让群众走进社区就有“回家”的感觉。简洁清爽去“形式化”。拆除各类生硬上墙制度,根据阵地基础,提倡利用平板电脑、LED电子屏幕,工作手册等方式集中收集、展示社区各类规章制度、社区管理运行制度、办事流程图等。融通隔阂去“柜台化”。开展“拆柜台”行动,对原来行政化、阻隔式、边界清晰的社区服务中心进行空间折叠式改造,变行政化、隔离式办事柜台为开放式、互动式的零距离服务平台,形成多功能融合治理的共享空间。提倡社区工作人员集中办公、“一室多用”,提高空间使用效率,满足“一站式”服务和各类组织、党员群众开展各种活动需要,努力实现办公空间最小化、服务功能最大化。互动交流改“亲民化”。摆放绿植优化环境,添置开放式办公桌、沙发、茶几等,为前来办事的居民免费提供电脑、医药箱、雨伞、放大镜、老花镜等服务设施,通过营造温馨氛围延伸服务内涵,为居民群众提供更优质、更便捷、更贴心的服务,让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作为社区党员群众共同的“家”,成为居民的乐聚之地,让居民群众爱来、常来,不断增强居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问需于民”有“人情味”

  多形式征求社区居民意见建议,结合社区实际条件,确保党群服务中心功能更加健全,利用更加高效的空间资源,力求多渠道满足群众办事、学习、健身、休闲、娱乐等多样化合理性需求。常态化开展社会组织共驻共建活动,在社区设立社会组织办公室、社工室等方便群众“一站式”享受便民服务;设置多功能活动室作为开展书画、棋牌等娱乐休闲的公共活动场所;童伴之家为年轻家长找到带娃好去处,为儿童提供游戏、交友平台;烘焙室、健身室、舞蹈室满足居民健康休闲需求;阅览室、法律之家、四点半学校、周末课堂等成为家长学校、未成年人辅导站。如在板桥社区设置舞蹈室,满足被撤并乡镇群众文化需求;下河街社区建设运动场、停车场等,满足城区群众多样性需求;莲花社区“同心银行”真善美评比,增强社区治理群众参与度。

 
编辑:杨吉
最近更新   更多>>
四川法治网版权所有
四川法治网网络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四川法治网观点,如有侵权请即时联系。  主编邮箱:scfzxxw@sina.com  报料投稿QQ:850521687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