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遂宁经开区企业直通车启动送法进企业活动,活动以公益律师进企业,进一步优化遂宁营商环境,助力遂宁筑“三城”兴“三都”升腾“成渝之星”为主题,邀请了省律师协会、市司法局、市工商联以及遂宁广安律师协会等单位的专家们,零距离为园区20多家企业带去法律法规宣传服务。区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刘永红出席会议。
普法面对面
服务零距离
企业要防范法律风险,定期进行自我体检、邀请律师进企体检,非常必要。
四川省律师协会秘书长付仲认为,民营企业有四个主要维度的法律关系,一是老板与员工的法律关系,二是企业老板与企业高管的法律关系,三是企业销售系统的法律关系,四是企业融资方面的法律关系。
如何帮助企业处理好这四个维度的法律关系,营造良好的法制营商环境?遂宁经开区建立了“3+1”企业服务机制,及时搜集问题线索,定期通过企业直通车、企业家座谈会、专题研讨会、现场办公会“一车三会”形成解决方案,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的法律风险。
付仲强调,律师团队进企业,也要遵守企业商业秘密的相关规范,不得越权、越线、过度使用司法路径。要以最小的代价解决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能不打官司尽量不打官司,通过调解有效地解决问题。
送法进企业
护航助发展
当天下午,律师团队分别深入广义微电子、联恺照明等企业讲解法律知识,解答企业法律困惑,为企业送去一份“法治大餐”。
“公司设有法律顾问,每一个环节都有律师把关。”广义微电子总经理助理刘洋表示,在遇到重大的法律问题时,遂宁经开区还会在第一时间协调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参与,形成工作合力,助力企业尽快解决问题。
在联恺照明,公司总经理田伟在交流中说道:“我来遂宁公司6年了,还没打一场官司。”企业发展顺利的背后,与遂宁经开区问题搜集晴雨表机制的建立密不可分。遂宁经开区积极开展“法律服务进企业”“法治体检”“法治门诊”活动,让法治的春风吹进了企业的各个角落,不断完善经开区法律服务体系,提升全区法治化营商环境;企业直通车提档升级后,从单个解决企业问题到成批次解决,处置更快,效果更好。
精细化服务
为营商环境再“赋能”
遂宁经开区外向型企业众多,外贸出口业务多,为更好的帮助企业解决外贸方面的法律问题,遂宁经开区派专人对接中国国际贸易仲裁委员会成都国际仲裁中心,为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积极搭建平台。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遂宁经开区深以为然。
一方面,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另一方面,不断完善法治保障体系,优化法律制度体系内部之间的协调和衔接,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法律法规对营商环境优化的保障作用落到实处。
经开区主要负责人表示,园区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法律服务,用改革破除体制机制积弊,用法治方式固化好经验、好做法,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法治保障;不断巩固和提升全区营商环境,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为加速升腾“成渝之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遂宁作出更大更好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