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四川法治网讯(龚栩)近年来,华蓥市人社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平安华蓥”、“温暖人社”建设总体目标,强化工作职能,切实推进人社领域公共服务标准化、依法治理现代化、行政执法规范化,助推法治政府建设走深走实,为实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贡献人社力量。
聚焦公共服务,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一是开展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为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印发《华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综合试点实施方案》,针对13大领域22类105项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将试点工作内容逐项分解、逐一细化,明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及完成时限,确保试点工作有序开展,实现以标准化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二是加快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试点工作,指导各参保单位通过四川人社在线服务平台办理线上业务,大力推广“四川e社保APP”,让群众享受便捷的“指尖”认证。加大“互联网+监管”、“好差评”制度的推进,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度。推行劳务派遣、民办职业学校和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照分离”制度改革,加大电子证照推进工作力度。三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清理行政权力事项清单,经梳理后人社领域事项清单调整至65项,按照“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减次数”的原则,优化行政许可、依申请服务等事项的办事流程。就政务一体化服务平台涉及人社领域228项事项的名称、类型、办理时限等内容是否纳入政务服务中心进行清理,目前依申请事项进驻政务大厅达100%,全程网办事项占比75%以上,依申请事项总体承诺提速达70%以上,最多跑一次事项达99.5%以上,下放公共服务事项至乡镇达22项。
聚焦矛盾调处,推进依法治理现代化。一是抓牢信访工作。建立健全信访工作领导包案机制、信访责任倒查机制,从源头上预防责任落实不到位。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耐心做好信访群众的解释、疏导工作,引导群众依法上访,促使信访问题及时就地解决,对越级上访、闹访、缠访等非法行为,充分运用法律手段,及时引入法律程序。去年以来,共处理信访件1349件,涉及信访群众1371人,案件受理率及办结率达100%。二是抓实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加强劳动争议仲裁调解,依法妥善处理劳动争议。畅通劳动监察举报投诉渠道,及时受理农民工工资投诉案件,切实将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依托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提升企业自主解决纠纷的能力。今年以来,今年共受处理欠薪案件82件(其中含12345热线及欠薪平台反映48件), 讨回薪资285.8万元。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53件,中止1件,办结46件,到期结案率100%,办结的案件中裁决结案6件,调解结案23件,撤诉17件,调撤率86.96%。依托园区管委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成功调处劳资纠纷80件。三是抓好法治宣传工作。以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为载体,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的特色主题普法宣传活动,深入宣传劳动关系、工伤保险类法律法规,切实提升劳动者依法维权意识。同时以在大厅窗口摆放宣传资料、发放简明读本等方式,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普法宣传力度。截至目前,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万多份,开展法治流动宣传20余场,接受群众咨询12000余人次。
聚焦“三项制度”,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一是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成立法制审核小组,明确审核股室、审核范围、审核内容及审核责任,提高审核的规范性、合法性和准确性。严格执行重大案件集体讨论、案件处罚审批、执法人员错案追究等制度,聘请专业律师作为法律顾问,参与疑难案件研讨和法制审核工作,截至目前,共提出专业建议150余条。二是严格执行执法公示制度。结合政府信息公开、权力和责任清单公布、“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等工作要求,及时公开执法主体、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监督方式等信息,实行动态调整,规范事前、事中、事后公开流程,自觉接受社会监督。2021年至今,按规定将54项行政处罚、4项行政检查、2项行政强制、4项行政许可、1项其他行政权力进行了公布。三是严格执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制定执法流程图,明确要求参与执法的人员通过文字、音像等记录方式对执法的整个过程进行跟踪记录,规范执法文书制作,确保执法文书规范,确保每件行政执法案件有记录、有案卷,案卷完整齐全并归档。去年以来,向17家企业发出《劳动保障监察调查询问通知书》;对9家企业下达《劳动保障监察责令改正决定书》;向社会公布2起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向公安机关移送1件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案件,另处理各类涉及劳动者工资类信访案件186件。未发生群体性、极端性的讨薪事件及重大网络欠薪舆情事件。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