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基层治理错综复杂,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社会治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为此,要坚持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加强党员作风建设,激发党员干部干事活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加强作风建设,凝聚基层治理正能量。“天水花牛苹果又大又红,东山澳角村渔获满舱。麦积山石窟‘东方微笑’跨越千年,六尺巷礼让家风代代相传。天津古文化街人潮熙攘,银川多民族社区居民亲如一家。”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带领我们回顾过去一年地方考察的难忘瞬间,一幕幕场景浮现眼前,展现祖国经济、文化的繁荣景象。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上,党员干部的作风和形象、干事状态和奋斗姿态,直接关系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因此,党员要站稳人民立场、严明纪律规矩,以优良的作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枝叶关情,党员干部要增强干事活力。“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不论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还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亦或是“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习近平,都在激励、警示着我们要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坚持执政为民的理念,从解决困扰百姓的“小麻烦”做起,办好群众身边小案小事,解决好群众身边的小困难、小麻烦,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以解决群众“小事”的星星之火,汇聚起民族复兴的燎原之势。 基层治理关系到人民生活幸福和社会长治久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层治理,进入新时代,要持续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激发党员干部干事活力,久久为功,不断增强基层治理能力,日益完善基层治理体系。习近平主席强调:“我们要一起努力,不断提升社会建设和治理水平,持续营造和谐包容的氛围,把老百姓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好,让大家笑容更多、心里更暖。” (广安经开区环保与振兴局 许文英)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