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网讯(□吴晓佩)2021年2月4日,中共营山县委政法委员会出台了《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和涉案未成年人帮教救助协作配合的工作机制(试行)》(以下简称《机制》)。

在南充市营山县委政法委的统筹和领导下,南充市营山县检察院与多部门协作,根据当下未成年人保护的社会需要,结合相关部门的职能职责共同出台该《机制》。主要从法治教育、罪错未成年人帮教、未成年被害人救助、壮大关爱队伍等四个方面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作出详细规定。

健全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支持体系。由县教科体局牵头,检察院、法院、司法局等部门参与,在中小学开设法治教育课;同时,建立完善法治副校长工作长效机制,由县检察院牵头,教科体局等部门参与,进一步明确法治副校长的工作职责、工作方式、工作要求等内容。
构建罪错未成年人司法社会支持体系。各部门相互配合,通过组建法律服务志愿者队、帮教团队、共建观护基地、建立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机制、开展亲职教育的方式,全方位对罪错未成年人进行帮教。

建立刑事被害未成年人社会救助体系。加大对未成年被害人的司法救助力度,特别是针对性侵案件被害人,公检法等办案机关应联合妇联、团委等部门做好性侵心理救助,指定专门医院,为性侵案件被害人开辟绿色通道,建立一站式取证中心。
壮大全县未成年人关爱公益团队。通过全方位宣传、强化“知心姐姐工作室”、组建志愿者团队、推行多元投入机制的方式,为未成年人关爱事业凝聚更多社会力量。

《机制》还明确了工作要求,规定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涉案未成年人帮教救助工作,由县检察院牵头,教科体、司法、公安、法院、团委、妇联、关工委、文旅等单位积极配合,根据自身特点共同商讨协作内容。县检察院应定期组织各协作单位召开联席会议,相互交流经验,资源信息共享。同时,根据相关主体特点和工作需求,制定可操作的考核办法,并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注意保护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