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送教献爱心 读史见行动 四川法治网讯(胡珂 邓绍勇) 一年级的小学数学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是学生初步建立数学思维的重要阶段。为了让偏远村小的学生领略到城市教师先进教学理念的课堂魅力,提高村小学教学质量,增强工作室成员争做“四有”、“六要”好老师的自觉性。2021年5月12日,华蓥市邓绍勇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来到了5个人的学校—明月镇竹河村小学开展了送教下村活动。华蓥市邓绍勇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明月竹河村小学教师,明月镇小学数学教师等15人参与了此次活动。 三个人的魅力课堂 本次课堂教学内容为《分类与整理》,由华蓥市名师工作室成员刘芳老师执教。虽然本堂课只有三位学生,但刘芳老师以饱满的热情,认真的工作态度使这堂课完美落幕。
课前,刘芳老师做了自我介绍后询问每位同学的姓名,并亲切的称呼他们为小杰,小灵,小东,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缓解了他们的紧张情绪。
在课堂中,刘芳老师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多样的语言激励,巧妙设计笑脸徽,在回答问题时逐一奖励孩子们的智慧与勇敢,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在竞争中学。循循善诱,充满期待,静待花开,孩子们由不敢答,不会答慢慢变为抢答,个性张扬突显,思维开放多元。刘芳老师深思,巧思制作了多种分类教具,如形状卡片,垃圾分类。让孩子们在操作中学,在思考中学。同时注意对孩子们的品德培养,渗透进环保意识,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会保护环境,不仅要将垃圾扔进垃圾桶,还要学会将垃圾分类。
最后,贴心的刘芳老师为每位孩子都准备了文具作为礼物,这一定会是他们最难忘的一次课。
 一个团队的丰富智慧
评课议课环节,气氛热烈,畅所欲言。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邓绍勇、成员何志伦、明月镇小学周庆锋主任等对这堂课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一致认为刘芳老师工作态度认真,课堂构思精巧。生虽少,劲却足,课堂展现效果恰到好处。学生也能在老师的引领下独立思考,展现了多种思维方式,体现了刘芳老师扎实的基本功和熟练的课堂驾驭能力。大家也同时对进一步做好“垃圾分类”教学环节提出了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一份留有余香的赠物
邓绍勇老师代表名师工作室为孩子们带去了课外书籍、文具盒与零食,并在书籍扉页写下工作室同仁对孩子们的美好祝福,鼓励他们不畏环境艰苦,珍惜学习机会。看着孩子们脸上洋溢的笑脸,所有老师和学生都感受到了温暖。
 一位教师的精彩人生
在活动尾声,竹河村小学唐协民老师给我们讲述了他在村小的工作经历。从教30余年,一直坚守这个工作岗位,虽然岁月已染白双鬓,来的教师走了一拨又一拨,而他仍脚踏实地,说如果作为村里的人都不想留下来,村外的人又怎会想要进来呢?为了村里的留守学生,他愿意固守自己的教育初心,奉献自己的一生。
 对于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成员来说,这是一次送教下村活动,更是一次精神洗礼活动。纷纷表示,在思想认识上要学习前辈们的甘于清贫,乐于奉献。在教学实践中,要精于业务,敏于行动,争做“四有”好老师。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