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0年,在岳池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岳池县卫生健康局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卫生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在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补短方面。5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全部治愈,3例无症状感染者全部转阴,未出现死亡病例、聚集性病例和医护人员感染。建成县疾控中心、县人民医院等5家PCR实验室,指导44家医疗机构与第三方签订核酸协议,将核酸检测能S个发热诊室和39个发热哨点。全县医疗机构全部储备满负荷运转30天的应急物资,将预防疫情反弹贯穿防疫始终。在“办区域性最好医疗”方面。向上争取资金2.89亿元,完成县中医医院门诊综合楼主体建设和中和中心卫生院整体搬迁。将县人民医院儿科整体搬迁至妇幼保健院,实现技术不减、环境升级、就医便捷。县人民医院在全市各县(市、区)率先建成“三甲”综合医院,县中医医院建成“三乙”中医医院,医疗龙头发展走在全市前列。组建县人民医院医疗工作组5人到罗渡中心卫生院担任领导班子,落实医疗专家蹲点坐诊、先进管理经验下移、科学制度规范运行等,打造“医联体”发展样板。在中医、康养产业发展方面。深化医养结合试点,完善县域老龄基础设施配套,成功创建第五轮省级敬老模范县。大力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在全市率先组建中医药产业发展中心,创成全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先进集体。在顾县镇核心区打造“健康+旅游”发展新业态,成功创建为国家中药材溯源体系建设试点县和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 2021年,卫生健康工作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和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134”工作思路为引领,围绕建设“健康岳池”这一目标,实施“基础补短、产业升级、作风建设”三大工程,深入推进“重点项目、重大改革、品牌创建、能力提升”四项工作,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健康岳池建设,为建设智慧、生态、人文、健康岳池贡献卫生力量。 首位推进党的建设 开展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和后备干部储备,认真开展党史教育,加强党员日常管理,把职业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常抓不懈。实施抓班子带队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发挥“头雁效应”,以上率下建立优质干部人才梯队。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出台“大处方、泛耗材”认定标准、医用耗材购销指导等规章制度,引导系统干部讲政治、守规矩、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注重人才引进与培养。补充编制40个,引进硕士研究生10名、本科生50名。建立“优质医疗人才下基层”机制,选派技术人才下基层挂职锻炼。提升宣传工作质效。聚焦建党100周年,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强化先进典型引领,讲好卫生健康故事,营造尊医重卫良好氛围。 坚持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 强化疫情多点监测预警。坚持人、物、环境同查,严格执行新冠肺炎疫情报告规定,有效利用信息化手段,做到“早、快、准、实”。加强常态化精准防控。规范发热门诊(诊室、哨点)设置,全覆盖开展预检分诊。做好防疫物资储备,确保满足满负荷运转30天所需。强化医院感染防控举措,加强医废处置全闭环管理。加强局部应急处置。发现病例后立即启动应急指挥体系,以最快速度开展流调溯源和核酸检测,在规定时间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并及时上报。做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严格落实医疗保障措施,针对性开展科普宣传,合理布局设置一批规模化接种点,提高人群接种率。 拓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试点 规范医疗管理制度。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落实三级医院绩效考核制度,合理控制公立医院医药费用增长。创新医疗服务激励机制。探索建立基层医疗机构事业基金“资金池”管理办法,落实绩效分配“两个允许”政策,充分调动基层医疗机构积极性,全力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业务收入。实质性推动医联体建设。出台县域内医联体建设实施方案,发展县级医院整体托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模式,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推进建立县域专科联盟,提升重大疾病救治能力,形成补位发展模式。推动川渝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建立远程医疗协作网,畅通双方转诊绿色通道。推进医疗机构等级创建。巩固县人民医院“三甲”、县中医医院“三乙”创建成果;推进石垭等乡镇中心卫生院升级为“二乙”综合医院。 优化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空间布局 完成“十三五”规划终期评估,高质量完成岳池卫生健康系统“十四五”规划编制。启动县妇幼保健院(二期)建设项目,建成投用县人民医院区域检验中心和体检中心,加快推进县中医医院新院区整体搬迁。改(扩)建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争取老年病专科医院、传染病专科医院等建设项目。 推进健康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完成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布局调整,有序推进乡村医疗卫生资源归并整合,落实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任务。保持现有健康扶贫政策基本稳定,继续做好脱贫人口医疗救治。健全脱贫人口“因病致贫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工作机制,避免因病致贫返贫现象出现。优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和保障机制,促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标准化、规范化,确保脱贫人口“应签尽签”,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服务一人。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推进“健康岳池”行动,构建以健康教育为前哨、公共卫生为屏障、医疗服务为支撑的大健康格局,全力争创全国健康促进示范县。常态化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力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构建公共卫生安全防控网络。在县中医医院、罗渡中心卫生院打造AAA级预防接种门诊。强化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落实患者登记、救助、心理服务等各项措施。实施遏制艾滋病传播防治工程,实现乡镇卫生院艾滋病快检实验室全覆盖。落实结核病防治重点措施,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控。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做好食源性疾病救治工作。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开展健康档案管理等14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探索推广“互联网+”公卫服务,实行规范化管理,强化高血压等重点慢病和重性精神病全程规范化服务。 筑牢“一老一少”健康服务屏障 构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在罗渡等5家卫生院设立养老床位。打造3个居家医养结合示范乡镇,创成1个省级医养结合示范性机构,积极筹建全县老年病专科医院,办好“广渝健康服务业交流大会”,全力争创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县。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新建产科单间7间,启动县妇幼保健院无痛分娩试点。严格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加强出生缺陷防治管理,确保全县母婴安全指标继续保持稳中向好势态。做实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严格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全力争创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加快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建成管理规范的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机构1所。 加快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推动中医药产业全链条发展。全面推进“一园一中心三基地”建设(中医药健康产业园、川东北中药材集散中心、中药材种植基地、中药材加工基地、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积极争创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促进药旅融合发展,着力打造顾县中医药特色街区,建设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提高中医药应急救援、重大疾病防治、综合服务能力,争取将县中医院康复科申报立项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 规范卫生健康系统依法行政 严格卫生专项执法督查。定期对重点场所开展检查及疫情防控指导,开展国家“双随机”抽检行动,打击非法行医行为,全力保障县域依法有序的医疗秩序。规范医疗法治监管。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大法治政府建设,建立社会信用体系,规范执业行为,促进医疗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汤梦颖)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