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四川法治网讯(冯文杰)为切实加强农村交通安全管理,预防减少交通事故发生。邻水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结合辖区实际,精心组织部署,采取“五强化”举措,扎实开展农村交通安全固本强基攻坚行动,全力维护农村交通安全形势稳定。截至目前,全县未发生农村地区一次死亡3人以上交通事故,全县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强化组织领导,责任落实到位。成立由大队长甘元胜任组长,其他大队领导为副组长,各中队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交通安全固本强基攻坚行动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工作责任,细化工作任务,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不定期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根据辖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实际,合理安排警力和勤务,量化工作任务,坚持“定岗、定人、定责”的管控模式,做到人员、责任管理到位,扎实高效开展农村交通安全固本强基攻坚行动。截至目前,共召开动员部署及工作推进会3次,制定工作方案1个,提出工作措施4条。
强化隐患排查,及时整改治理。积极联合安监、交通等部门对农村道路危险路段、事故多发路段进行全面、细致的排查,不断完善农村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增加急弯、陡坡等路段的路侧防护和警告标志、禁令标志,在村道与主干道交叉口增设减速带,大力改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通行条件。深入排查辖区农村公路平交路口、路侧险要路段、穿村过镇路段安全隐患,排查清理“马路市场”“占道摆摊”,对排查出的危险路段和事故隐患逐一登记造册,及时将排查发现的问题报告党委政府,通报相关部门,推动落实整改。截至目前,共排查道路隐患31起,完善标识标牌5处,现场整改4处,上报当地党委政府22起,建设农村公路平交路口“万带”1处。
强化源头监管,消除安全隐患。全面排查辖区农村地区机动车驾驶人底数,按照“一人一档”的要求,规范建立基础管理台帐;同时,将低速载货汽车、农用车、三轮汽车、接送学生车辆、摩托车、拖拉机等车辆驾驶人群体确立为重点管理对象,建立重点管理台账。强化农村地区重点车辆和驾驶人源头隐患清理,进一步提高“两客一危一货”、“营转非”大客车、校车等重点车辆检验率、报废率、违法处理率以及重点车辆驾驶人审验率、换证率、学习率。截至目前,共排查清理农村地区重点车辆350余辆、重点驾驶人240人次,农村面包车检验率、报废率、违法处理率达到98%以上。
强化秩序整治,做好宣传劝导。认真分析农村道路交通事故规律特点和易肇事肇祸的突出交通违法行为,加大集中整治力度,每月“逢五”开展农村公路违法超员和违法载人治理集中统一行动,严查违法超员和违法载人、酒驾醉驾、无牌无证、逾期未报废、驾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形成严管严查高压态势。充分发动“两站两员”严把出村口、出镇口,检查、劝导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对轻微的交通违法行为以教育劝导为主,做到发现一起,纠正一起,教育一片,确保农村交通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截至目前,共查处农村道路交通违法行为2450余起,其中酒后驾驶28起,无证驾驶43起,面包车超员57起,货车超载37起。电动车违法载人110起,驾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185。 强化宣传引导,提升安全意识。依托“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传,向农村群众和驾驶人的交通安全巡回宣讲,专题宣传农村地区安全行车、出行常识,着力增强农村群众安全意识、规则意识和法治意识。安排警力对辖区所有行政村进行一次交通安全宣讲活动,并对辖区每个农村中小学开展巡回交通安全宣传,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增强安全文明出行意识。深入辖区企业、施工工地等重点单位开展专题宣讲活动,讲授提示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曝光警示典型案例,推动提升广大群众、驾驶人、务工人员交通安全文明意识,营造浓厚宣传氛围。
截至目前,共开展进农村宣传10场次,进入辖区55个行政村、30余所中小学进行了交通安全宣讲,发放宣传资料1.5万余份;开展企业、工地宣传6场次,曝光典型案例2起,微博、微信发布信息10条。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