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网讯(□李晓玲)2021年10月26日,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人民法院与远在260公里以外的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法院通过“跨域云上共享法庭”平台实时开庭,一场跨越川渝两地、打破时空界限的庭审应运而生。
10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同为双城经济圈内的营山法院、永川法院积极加强司法协作交流,助力双城经济圈建设,于次日签订《跨域云上共享法庭》协作协议。
永川法院受理了一桩劳务合同纠纷案,原告为永川本地人,被告为营山人,为方便当事人诉讼,减少被告疫情期间来回奔波的麻烦,两地法院一拍即合,决定通过跨域云上共享法庭开庭审理此案,双方当事人分别在营山、永川法院异地同步参加庭审活动。
庭审现场,营山法院及时回应庭审协作需要,安排“跨域服务书记员”,负责维持庭审秩序,核对当事人身份信息,接受、展示证据,指导当事人签笔录,保障庭审井然有序。经过电子证据举证质证、法庭辩论等环节,双方当事人在笔录上电子签名后,庭审圆满结束。
此次首例“跨域庭审”圆满结束,最大限度减轻了当事人诉讼奔波之累,更大程度实现了司法便民利民为民,是营山法院积极推动诉讼服务体系现代化和智慧法院建设的一次全新尝试,更是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一体化的生动实践,该院将继续从加强执法司法协作、促进区域法律合作、强化资源共建共享等方面进行深层次探索。
科普:跨域庭审与互联网庭审的区别
跨域庭审与互联网庭审的区别在于,跨域庭审的场所限定为标准化的审判法庭,法官与当事人基于法院内部专网在线完成庭审,解决了互联网庭审难以充分举示证据和庭审不规范、不严肃等问题。在便民的同时,维护了司法的威仪,能够真正实现“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