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四川法治网 ! 主编邮箱:scfzxxw@sina.com  报料QQ:850521687
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 | 法治新闻 | 通知通报 | 新法快递 | 法治维权 | 经典案例 | 法治天平 | 法律文献 | 社会与法 | 法治动态 | 司法行政
检察风云 | 记者调查 | 教育纵横 | 楼市观察 | 纵深报道 | 文苑时空 | 人物专访 | 企业风采 | 法治四川 | 平安四川 | 队伍建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法治四川  
 
发扬“三牛精神”,建设新时代“枫桥式司法所” 奏响司法行政前沿阵地最强音 ——华蓥市阳和司法所创建省级“枫桥式司法所”工作纪实
本网网址:www.scfzxxw.com   来源: 四川法治网    时间:2022-11-14
 
       四川法治网讯(丁治林)四川省华蓥市阳和镇位于华蓥山脉中段西麓的偏岩子下,距市政府所在地8.5千米,幅员面积44平方公里,总人口2.8万余人,是华蓥市最为重要的粮食果蔬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先后荣获国家卫生乡镇、住建部第一批田园建筑优秀作品三等奖等荣誉。阳和司法所是华蓥市司法局的派出机构,位于阳和镇政府办公大楼底楼临街门市,面积约150平米,按照省级“枫桥式”司法所建设的要求,设置了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公共法律服务等功能分区,现有工作人员5名,其中实职副科级所长1名,司法社会工作者2名,专职人民调解员2名。
       长期以来,该所坚持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三牛精神”,以维护辖区和谐稳定为目标,温情化解矛盾纠纷、创新开展社区矫正、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持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得到辖区群众和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因工作成绩突出,该所先后获评“全国模范司法所”、四川省规范化司法所、广安市首批“示范司法所”,广安市“枫桥式”司法所等;司法所负责人丁治林先后获评“全国模范调解员”、“全国模范司法所长”、四川省社区矫正先进个人。
        一、以为民情怀引领人民调解。传承发扬“枫桥经验”,人民调解“亮点纷呈”,建立“心连心调解工作室”。按照“一所一特色、一所一亮点”的思路,积极参与信访调解,坚持“源头预防、多元化解、疏导教育”信访工作原则,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完善“访调对接”长效机制,实现信访与人民调解及时、有效、规范衔接。建立健全人民调解组织,全镇8个村1个社区均按要求建立了人民调解组织,实现了全覆盖;强化人民调解员综合素养培育,选聘热心调解工作且调解经验丰富的本土调解员,优选优聘2名专职调解员,市财政足额予以保障;加强技能培训,司法所每季度组织调解员培训学习,总结经验,提升能力;强化调解工作指导,每半月组织调委会及调解员深入乡镇、村社、学校等重点领域开展矛盾纠纷摸排化解工作。对发现的矛盾纠纷隐患及时梳理汇总分析,提前防范,做到早预测预判预警,努力将隐患消除在萌芽,控制在当地。实行对调解规范化管理。对调委会进行规范化打造,全面规范调解流程及档案卷宗,严格执行奖惩机制,对调解员实行季度通报制度。认真落实人民调解员“定额补贴”(每月2000元)+“案件补贴”,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手把手”指导调解员进行实践操作,有的放矢解决存在问题困难,充分调动调解员队伍积极性;运行常态化联动调解机制,积极与公安、综治对接,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势。设立信访接待窗口,在村社设立信访联系点。建立定期联席制度和工作交流制度,针对疑难复杂案件,组织力量进行集体商讨,制定调解预案,针对性化解矛盾。今年以来,共排查矛盾纠纷12次,调解成功68件,无一起“民转刑”案件和群体性事件发生。
       二、以创新方式开展特殊人群管理。将社区矫正对象、刑满释放人员纳入网格化管理,全镇划分为51个网格,共有9名网格员参与日常走访帮教。在信息化平台接入社区矫正对象定位平台和雪亮工程可视监控系统,采取“手机+微信”进行定位监管。对社区矫正对象严格执行周报告、月汇报、月走访、外出请销假、公益活动等制度,实行“管控教育+帮扶感化”相结合,确保刑事执行规范化。积极整合村干部、乡村力量搭建一支“枫桥式”社区矫正帮教志愿者队伍,开展心换心教育、阳光式监管、社会化帮教、“枫桥式”社区矫正一直在行动。大力开展“国旗下的忏悔”、“听道德模范课”、“听假释人员谈监狱生活”、“给孩子的信”、“一封家书”等“修心教育”主题工作,同时坚持“三谈心”工作法,即遇到挫折谈心、思想有疙瘩谈心,重点对象经常谈心,以情势感化社区服刑人员,真正帮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累计接收71名社区矫正对象,目前还有17名在矫,今年共走访社区服刑人员80余人次,为矫正人员提供心理咨询10余次。
       三、以艰苦奋斗精神推进法律服务。设置阳和镇法律服务工作站,辖区各村(社区)设立法律服务室,发挥村(社区)法律顾问和法律明白人的作用,利用微信群服务让法律服务从“最多跑一次”向“一次不用跑”转变。建立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制定村社法律顾问合同,牵头建立法律人才专家库、法律顾问联系网络和1个“阳和法律顾问群”,实行法律咨询“全天候”,免费为群众解答法律咨询,保持电话、微信24小时开机、在线,方便群众随时进行涉法咨询,及时为群众解难答疑,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聚焦产业发展,为养殖专业和种植专业户免费解答咨询10次,防范化解法律风险。
 
 
 
 
编辑:杨小艳
最近更新   更多>>
四川法治网版权所有
四川法治网网络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四川法治网观点,如有侵权请即时联系。  主编邮箱:scfzxxw@sina.com  报料投稿QQ:850521687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