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遂宁中院召开全市法院2023年度第一届学术讨论会,学术论文获奖作者、学术调研库干警代表围绕“法院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法治保障与行政法律适用问题研究”中心议题,立足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探讨如何促进审判管理体系和管理水平现代化。“我们应努力在中国司法改革历史进展中勇于探索、敢于破局、善于思考,留下我们的印迹。”
成都金融法庭副庭长、四级高级法官周寓先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就“息诉与兴诉”以及支付令相关问题,从一线审判出发,到法院管理改革,再到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贯彻落实,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的授课,为遂宁法院审判执行提供了新思路。 “针对行政争议诉前实质性化解,其研究的切口能否再小一点?如何从感受公平正义的角度去审视执法办案,去建构‘纠纷在院时间’弹性压缩路径是否可以从社会可罚性角度去考量醉驾治理?”
各基层法院院长就本院学术调研经验交流发言,部分优秀论文获奖代表阐释写作思路,分享写作经验。会议现场,与会人员围绕论题与写作展开充分交流,共同探讨研究方法和写作逻辑的合理性,为下步提升论文写作水平带来有益启示。
当前,人民法院调研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全市法院唯有着眼于服务大局的新任务新使命、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审判执行中的重大疑难问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通过学术调研积极寻求破题之策。
会议强调,要锚定调研目标,服务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围绕加强政治建设开展调研,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围绕中心立足本职开展研究,善于发现“真问题”,以学术交流、审判实践为抓手,迸发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无限活力。围绕准确把握调研工作功能定位,提高思想认识,让“硬指标”与“软指标”同频共振,充分发挥“发动机”“生力军”“孵化器”作用。
会议指出,要致力开拓创新,实现调研工作再登高峰。健全综合调研机制,切实开展法官“标签化”管理,推动审判团队专业化。完善调研成果转化机制,坚持应用法学研究导向,切实做好调研成果转化“后半篇文章”。加强调研队伍建设,全市两级法院要将调查研究作为当前工作重中之重,畅通交流渠道,强化能力培训提升。
会议要求,要抓好调研规划,提升调研工作质量实效。积极开展学术调研工作,充分运用各类调研平台,将好的学术研究成果展示出去、推介出去,让学术调研蔚然成风。主动推进案例编报工作,深入开展重点案件调研,把关键性案件挖深研透,将成果转化为司法审判工作的重点“生产力”。强化司法建议工作,深刻认识司法建议的重要性,把司法建议工作作为充分发挥司法能动性的重要抓手,促进司法建议落地见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