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四川法治网讯(胡萍 任畇芝)今年以来,华蓥市公安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权威法制、智慧法制、精致法制”建设,瞄准“执法规范化”这条公安工作生命线,聚焦执法主体、执法机制、执法监督和执法环境四个环节,因地制宜、精准发力,全力为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夯实法治根基。 聚焦执法主体,不断夯实执法基础 一是党委主导。将执法规范化建设纳入局年度重点事项清单,人、财、物最大限度向执法工作上倾斜。积极推动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一体化实体运行,为办案中心新采购标准化信息采集1台。二是做优梯队。将全局民警综合划分为局领导、科所队长、法制员、执法民警和执法新警五个层次,有针对性地建立培训计划,设定不同的培训目标与任务,通过开展主题式、跟班式法制实战练兵,把法制学习摆在优先位置,先后组织各层级学习培训等活动10余场次。三是钻研主业。聚焦新经济、新业态、新领域管理难题,针对公安执法办案易发多发问题和易引发关注炒作的执法环节,先后转发各类执法指引4期、各类司法解释5期,确保民警法律和业务知识及时更新跟上。 聚焦执法机制,纵深推进规范执法 一是建立日巡查制度。结合现阶段执法实际,在每月执法考评的基础上,建立完善“一案一审”模式,规范执法单位的执法活动。每日对新发的案件以及准备处结的案件进行全方位的审核,重点查看证据材料是否完善、法律程序是否规范等问题,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保证“问题不过夜”“证据材料不齐不审核”。二是建立月评析制度。法制大队每月召开一次案件评析会,以案件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充分、程序是否合法、适用法律条款是否准确等为评析重点,法制民警对本月内审核案件进行案件评析。三是建立季点评制度。每季度在市局执法质量考核中加、扣分案件进行点评,及时整改存在问题,举一反三,取保整改到位。对于疑难问题法制大队提前与检察院、法院沟通协商,统一办理意见,统一执法尺度,确保诉讼渠道畅通,提升执法工作整体运行质态。 聚焦执法监督,全面压降执法问题 一是狠抓事前监督。紧紧围绕接处警、办案区管理使用、案件办理视频监控、涉案财物管理、案卷材料归档等各执法关键要素,开展监督、巡查、提醒,推动和倒逼民警养成规范执法的良好习惯。二是狠抓事中监督。深入开展涉案财物管理专项治理,及时发现和纠正涉案财物管理中的各类问题,规范涉案财物管理制度。紧盯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以及执法办案、执法管理不规范、办人情案关系案等突出问题,常态狠抓整改。三是狠抓事后监督。严格落实案件回访制度,将案件回访工作与提升群众满意度工作共同抓,纳入绩效考核内容,直接与单位年底评先评优相挂钩。明确要求各办案单位对接受的任何一起案件均要明确责任人,及时消除当事人对公安机关的误解或对立情绪,进一步融洽警民关系。 聚焦执法环境,营造优质执法氛围 一是推进警种联动。针对日常执法活动中遇到的各类疑难案件,组织相关办案单位法制员撰写办案心得,定期组织包括科所队长、法制员在内的执法骨干参加交流,通过集中阅卷、法律问题研讨、审讯技巧与办案心得体会分享等环节,以案释法,以案答疑,以案解惑,使全局每一起典型案例都能够对全局民警的执法素质提高起到促进作用。二是靠前指导帮扶。坚持带案深入基层办案部门与部门领导、法制员、办案民警逐一见面,就办案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共同探讨,一道查摆问题、剖析原因、商谈对策和落实整改,避免出现瑕疵、纰漏,提高案件办理速度和质量。三是加强教育引导。组织执法办案民警参与旁听,通过直接置身诉讼现场,让民警了解法庭对证据的要求,切身感受严密的执法程序、完备的法律文书在执法办案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从而发现缺点和不足,进一步增强了民警的证据意识、程序意识和诉讼意识。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