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四川法治网 ! 主编邮箱:scfzxxw@sina.com  报料QQ:850521687
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 | 法治新闻 | 通知通报 | 新法快递 | 法治维权 | 经典案例 | 法治天平 | 法律文献 | 社会与法 | 法治动态 | 司法行政
检察风云 | 记者调查 | 教育纵横 | 楼市观察 | 纵深报道 | 文苑时空 | 人物专访 | 企业风采 | 法治四川 | 平安四川 | 队伍建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法治四川  
 
非法捕捞不收手 缓刑期间再作案
本网网址:www.scfzxxw.com   来源: 四川法治网    时间:2024-11-10
 
       2024年2月2日,为让过年回家的女儿吃上新鲜鱼,冯某雨和甘某英夫妻二人商量到河里捕捞河鱼。当日晚上10时,两人带上捕鱼网具,偷划同村村民水泥船到邻水县大洪河复盛镇和平乡平滩桥河段下网捕鱼。次日2时许,冯某雨、甘某英返回收网时,被巡逻的渔政执法人员当场查获。经认定,邻水县复盛镇和平村3组段大洪河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核心区,是常年禁捕水域,冯某雨、甘某英非法捕捞的渔获物共计48.022千克,两人使用捕鱼网具均为三重刺网,属禁用渔具。          2024年2月28日,该案由邻水县公安机关移送邻水县检察院审查起诉。2024年6月4日,冯某雨、甘某英非法捕捞水产品案在邻水县法院丰禾派出法庭公开审理并当庭宣判,冯某雨、甘某英被判处拘役六个月,缓刑八个月,附带的民事公益诉讼请求当庭兑现,由二被告赔偿生态修复费用5349.64元。丰禾镇村组两级干部及村民代表到庭旁听。
        2024年11月6日17时许接群众举报,在邻水县复盛镇和平村沙地湾河段有人在河边挖路,准备下网捕鱼,渔政执法人员18时许到现场查看,发现有两人划船下网并已离开,为了不惊动嫌疑人,渔政执法人员随即组织执法队员和护渔队员,并安排部署方案,不顾天气寒冷在河两岸蹲守到2024年11月7日凌晨4时许,待两人划船收网上岸后,发现其中一人是今年2月份在复盛镇和平乡平滩桥河段实施非法捕捞的冯某雨。
渔政执法人员随即现场控制一人,查获非法捕捞工具禁用渔具三副,渔获物约30斤,冯某雨则当场驾船逃离。通过“两法衔接”,渔政执法人员将此案移交公安机关,目前,当事人冯某雨、冯某华等2人的行为已涉嫌非法捕捞水产品罪,目前正在接受公安机关的调查。
        图一:现场查获非法捕捞使用的三重刺网3副。
 
         图二:现场查获非法捕捞的渔获物。
 
        温馨提示:
        大洪河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是2013年农业农村部公布的第六批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全长55.4公里,总面积980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534公顷,实验区面积446公顷。保护区特别保护期为全年,流经大洪河护邻乡场镇-兴仁镇-石滓乡-柳塘乡-八耳镇-复盛乡-丰禾镇-长滩乡-九龙镇-凉乡硪公嘴,主要保护对象为中华倒刺鲃、大鳍鳠,其他保护物种包括团头鲂、长春鳊、鳜、南方鲇、岩原鲤、黄颡鱼、鲤、鲫、翘嘴鲌、白甲鱼等。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是指为保护水产种质资源及其生存环境,在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遗传育种价值的水产种质资源的主要生长繁育区域,依法划定并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水域、滩涂及其毗邻的岛礁、陆域。近年来,针对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大量占用、破坏重要水生生物栖息地和传统渔业水域,严重影响渔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严峻形势,我部在大力组织开展增殖放流、休渔禁渔等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措施的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和国务院《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要求,自2007年起积极推进建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目前已审定公布四批共220处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这些保护区可保护上百种国家重点保护渔业资源及其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等关键栖息场所10多万平方公里,初步构建了覆盖各海区和内陆主要江河湖泊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网络。划定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是协调经济开发与资源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对于减少人类活动的不利影响、缓解渔业资源衰退和水域生态恶化趋势具有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周小宇    廖宇)
 
 
 
 
编辑:杨小艳
最近更新   更多>>
四川法治网版权所有
四川法治网网络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四川法治网观点,如有侵权请即时联系。  主编邮箱:scfzxxw@sina.com  报料投稿QQ:850521687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