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网讯(□李鑫)2017年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发现,大英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存在超负荷运行等问题,需要进行整改,而大英县生活垃圾处理厂就是这些问题中的一个。根据发现的问题,近几年大英通过改造生活垃圾填埋场,让大英的环境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英县城乡垃圾目前主要采取的是村收集、镇转运,县上统一由第三方公司打包运至射洪发电厂进行焚烧发电的方式。”大英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黄春生向记者介绍了目前大英县生活垃圾填埋场的运行情况。
大英县生活垃圾填埋场位于蓬莱镇余粮村一社,配套建有办公楼、住宿楼和调节池、应急池,以及日处理量可达150吨的渗滤液处理站和餐厨垃圾干湿分离站,主要通过采用一层垃圾一层页岩碾压填埋的处理方式对场内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大英县生活垃圾填埋场于2009年建成投入使用,总占地面积为130亩,填埋区占地面积为101.5亩,当时设计库容量为136万立方,日处理量为100吨。今年5月份我们就停止了垃圾进入填埋场,将所有垃圾全部运至射洪垃圾发电厂进行焚烧发电。目前,整个填埋库区已彻底做好雨污分流。”黄春生说到。
垃圾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改变垃圾处置脏乱差情况,大英县采用了土工膜对填埋库区进行雨污分流,减少渗滤液产生量,并聘请专业公司对垃圾填埋场进行修坡整形、重新规划雨水沟渠,改善雨水排放条件,现已全部完成雨污分流工作。
“以前雨污分流、覆膜不及时,我们从2019年便及时覆膜,每天灭蚊除臭,产生的渗漏液将由第三方公司按规定的工艺流程进行处理,然后达标排放。”黄春生说到。
为了防止垃圾渗滤液影响地下水和周边生态环境,大英县多次对渗滤液处理站进行技改,安装在线监测系统,采用生物化学处理法对渗滤液进行处理,并邀请专业检测机构对出水水质进行检测,持续保持出水水质达标。两年间,大英县先后共投入资金2027.713万元开展整治工作,于2018年全面完成,曾经的渗漏液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蓝天白云、绿树葱葱、干净整洁,眼前的一切很难与气味刺鼻、成堆的垃圾山联系在一起。随着社会不断革新发展,垃圾处置方式也在不断完善,大英县垃圾处理方式由从前传统的填埋为主变成了由垃圾焚烧发电厂统一处理,使生活垃圾处置方式翻开新篇章,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