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四川法治网讯(冯文杰)为有效预防群死群伤客运交通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入秋以来,四川省邻水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借力“减量控大”“磐石3号”等工作,采取“四抓四促”举措,不断深化客运交通安全源头监管、隐患治理、路面防控和宣传教育,全县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基础进一步夯实。截至目前,全县256辆、公交车50辆、出租车148辆、校车10辆未发生一起群伤和人员死亡交通事故,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抓源头监管,促安全防线进一步筑牢。以客运输企业和客运站点为重点,会同交运等部门,每月对全县3个客运企业、2个客运站点、8个中心场站进行安全隐患排查,重点排查从业人员资质、安全制度落实、GPS监控系统应用等情况,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健全安全制度、逗硬管理措施,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将全县256辆、公交车50辆、出租车148辆、校车10辆作为监管重点,“全覆盖”式落实监管责任,要求运输企业、责任单位严格审查驾驶员资质,严格检查车辆安全性能,逐车建立健全台账,确保每台车辆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全部落实。将全县500余名客运车辆驾驶员作为监管重点,车管民警每月组织召开一次客运驾驶员安全会议,及时向客运驾驶员发送交通安全短信,每月对客运驾驶员交通违法记分等情况进行一次清理,将不符合客运驾驶资格的驾驶员及时清退出客运队伍。 抓隐患治理,促通行环境进一步良好。联合交运等部门,每月对客运企业和客运站点进行一次安全检查,重点检查客运驾驶人资格、长途客车双驾配备、趟次安全例检、GPS安装使用和“三不进站七不出站”等安全制度执行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落实责任单位、责任领导、责任人跟踪督促整改。9月份以来,共排查治理源头隐患5起。牵头组织25个镇交管办、13个农村派出所,对辖区道路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一次拉网式排查,重点排查弯道、坡道、临水、临崖、垮塌路段和交通标志设置等情况,对发现的安全隐患提出整改建议后,及时报请县政府督促有关部门限期整治。9月份以来,共排查道路隐患2次,排查上报隐患点段48处,整治危险点段13处,安装交通标志42块。针对电动车、摩托车、三轮车交通违法较为突出问题,7个交警中队与特巡警大队、派出所、交管办一道,联合开展“三车”专项整治和城区交通秩序整治。9月份以来,共查处“三车”交通违法行为6300余起,其他车辆交通违法4600余起,拆除摩托车及电动车遮阳伞2600把,教育警告1800人次。 抓路面管控,促交通秩序进一步规范。整合7个交警中队和特巡警大队警力,依托固定执勤点、临时执勤定点和快反卡点,组建13个巡逻组流动检查,重点加强城区和国、省、县道及高速路出入口日常巡逻管控,对过往客运车辆做到一辆不漏地安全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现场纠正,对查获的交通违法行为严格处罚。9月份以来,共查获客车超员等交通违法行为5起,督促客运车辆整改隐患4起。整合农村派出所及交管办力量,逢场天由派出所分管交通的领导带队开展巡逻检查,其余时间则由派出所分管交通的民警带领各镇交管办人员,在辖区通行客车、校车的乡村道路开展流动巡查,对发现的交通违法行为收集固定证据后依法进行处理。9月份以来,共查处客车、校车交通违法行为13起。借力县道安办成立在交警大队的优势,指导全县25个镇交管办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遇重要节假日和乡镇逢场天,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劝导站、警保合作劝导站定点值守或流动巡逻,强力开展交通安全文明劝导工作。9月份以来,共散发宣传资料2万余份,劝导纠正交通违法行为2300余起。 抓宣传教育,促安全意识进一步提升。及时组织召开客运驾驶员会议,重点传达上级有关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文件精神,通报重特大典型交通事故案例,分析事故原因,结合实际提出安全行车对策。9月份以来,共召开客运驾驶员安全会议3次,全县500余名客运驾驶人和10名校车驾驶人普遍接受了交通安全警示教育。对查获的交通违法行为,民警现场指出交通违法行为后,对驾驶人一律进行安全警示教育,做到不教育不放行;有交通违法行为的客车、校车驾驶人年度审验时,一律接受3小时以上的警示教育,未接受教育的一律不予审验驾驶证。9月份以来,共有15名驾驶人接受了违法警示教育。向全县500余名客运车辆驾驶人发送安全提示短信,温馨提示客运驾驶人遵守交通法规、拒绝违法行为;公安民辅警、交管办人员、文明劝导员对客车校车安全检查后,必须对驾驶人和乘车群众开展宣传教育和文明劝导,不断提高驾乘人员交通安全意识。9月份以来,共向驾驶人发送安全短信5条,在“邻水在线”“邻水公安”“守卫邻州”等“两微一抖”平台发布13条。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