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四川法治网 ! 主编邮箱:scfzxxw@sina.com  报料QQ:850521687
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 | 法治新闻 | 通知通报 | 新法快递 | 法治维权 | 经典案例 | 法治天平 | 法律文献 | 社会与法 | 法治动态 | 司法行政
检察风云 | 记者调查 | 教育纵横 | 楼市观察 | 纵深报道 | 文苑时空 | 人物专访 | 企业风采 | 法治四川 | 平安四川 | 队伍建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平安四川  
 
探索岳池米粉“穿透式”监管  全力守卫“舌尖上的安全”
本网网址:www.scfzxxw.com   来源:    时间:2023-10-12
 

        岳池县隶属小平同志家乡——广安市,享有“中国米粉之乡”称号,岳池米粉历经300年传承,于2013年核准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2年岳池米粉全产业链实现产值23.9亿元,是岳池最具特色的味觉符号。为充分吸取“土坑酸菜”等食品安全负面事件的教训,解决米粉产业领域食品安全问题,促进岳池米粉健康发展。岳池县以问题为导向,围绕岳池米粉12315投诉、举报、咨询反馈的断粉、结块、混汤、假冒等问题,按照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四川省市场监管局关于试点开展“穿透式”监管工作部署和要求,在广安市市场监管局的帮助指导下,组织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经信、商务等部门,聚焦米粉全产业链,开展了岳池米粉“穿透式”监管探索。
   坚持把“监管”挺在前面,建体系、强统筹
   实现综合指挥“一体联动”
       高度重视、高位推动。试点以来,市县两级及时成立岳池米粉“穿透式”监管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广安市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岳池县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18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形成市县两级上下联动,以及食安、农安、公安“三安”联动的格局,为岳池推进“穿透式”监管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明晰职责、明细分工。编制印发市县两级“穿透式”监管工作实施方案、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等文件,明确8项监管重点工作、16项具体事项,按照安排部署、组织实施、总结评估、成果转化4个时间节点,细化制定市场主体、部门管理、风险隐患、重点任务4张责任清单,建立分责全覆盖、知责全落实、履责全方位、问责全过程的网格化责任体系,确保人员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
       实体运转、扁平运行。始终保持市县两级同频行动,市级层面通过在岳现场办公、提供技术和业务支持的方式加强推动县级层面工作。县级层面抽调业务骨干组建工作专班,采取定期召开推进会、部门联席会等方式,建好用好跨部门协调、监管执法、行刑衔接等机制,累计组织研究6次,现场协调处理运行问题15个,高效推动“穿透式”监管工作走深走实。
       坚持让“问题”浮在水面,找对象、抓问题
       实现问题查找“多点汇面”
       找准问题主体。聚焦米粉产业链贯穿一、二、三产业,瞄准稻谷种植、生产加工、经营流通和餐饮销售等4个环节,全覆盖摸排生产经营主体,明确18家重点企业和小作坊作为重点对象,靶向工作明确“怎么穿”。
       找出关键问题。邀请发酵及检验检测领域专家学者及行业精英,会同本地行业专家,综合运用“日常巡查+专项检查+体系检查”方式到米粉产业链市场主体开展督查检查,研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出食品生产者资质、生产环境条件等14个环节、75个检查项目源头隐患187个问题。
       建立问题清单。充分发挥县食安办牵头统揽作用,对排查出的问题全面梳理,按种植、生产、流通、餐饮4个环节进行分类,建立问题清单,明确责任单位,确保每个问题都有人认领、有人办理、有人监管。
       坚持把“成因”剖在里面,捋链条、析原因
       实现根源追溯“以链扩面”
       追溯链条根源。对米粉断粉、混汤、结块、口感变化等问题开展追溯,将187个问题进行全链条、全环节、多个主体进行剖析,从餐饮环节追查至销售环节、生产环节直至种植环节,梳理汇总出16个方面问题成因,定向行动落实“怎么透”。
       分析问题成因。透过大米及米粉抽检数据分析,通过包保督导、舆情监测、投诉举报、走访调研、专项抽检、案件查办等多种方式,全链条、多维度分析问题成因,锁定米粉质量、鲜湿米粉储存运输等5处风险隐患点,分析得出加工用稻种植不规范、假冒仿冒岳池米粉等6个具体问题。
       建立整改清单。深化“从源头到终端”监管成果,通过进一步整理汇总风险隐患及成因情况,完善建立成因清单,对完善标准体系、强化科技赋能、打造试点示范等8个工作方向,分解形成16项重点任务,确保全面掌握我县米粉产业“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现状,探索出被动监管向主动监管转变、治标向治本转变的综合监管新路径。
       坚持把“整改”摆在明面,勇创新、强举措
       实现整改消除“盲区死角”
       聚焦问题促整改。严格落实整改清单要求,通过召开约谈会、发放整改通知书、带队现场督导的方式,逐项整改问题、逐条制定整改措施、逐个整改销号,指导企业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督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截至目前,对全县1家大米生产企业、5家米粉生产企业开展2轮次全覆盖检查,行政处罚米粉生产企业1家,整改清单里面6个问题均已整改到位。
       强化监管促整改。依托“互联网+”、智慧监管手段,将全县1家大米生产企业、5家米粉生产企业、4家米粉餐饮单位纳入智慧监管平台,实施“互联网+亮厂”“互联网+明厨亮灶”“互联网+亮田”工程,线上实时动态监管,及时纠正生产经营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倒逼企业强化食品安全意识,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技术创新促整改。邀请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食品发酵研究院、省标准化研究院专家教授对岳池米粉生产企业进行帮扶,搭建岳池米粉产业技术研究科研平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获得20件授权专利,攻克米粉生产工艺上出现的技术难题。今年以来,抽检大米83批次、米粉39批次全部合格,切实将米粉生产环节整改到位。
       坚持把“成果”用在下面,制标准、建机制
       实现穿透监管“常态长效”
       完善标准体系。通过“穿透式”监管工作,规范整合涉及稻谷种植、大米及米粉生产加工、岳池米粉餐饮服务等领域的团体标准、地方标准14项,新制定《岳池米粉生产管理规范》《岳池米粉加工技术规范》《岳池米粉加工用稻谷种植规范》3项地方标准、《岳池米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规范》1项团体标准,填补岳池米粉加工用稻谷种植环节标准空白,为米粉生产企业经营提供管理和生产技术规范,有效提升岳池米粉食品安全水平。
       建立合作机制。建立品牌保护跨区域合作机制,与南充市高坪区等毗邻地区签订《品牌保护跨区域执法合作备忘录》,通过开通工作热线、召开联席会议等方式,加强双方执法人员交流。今年以来,岳池、高坪两地市场监管部门协同作战,查办1件侵犯“岳池米粉”地理标志专用权案件,跨区域协作机制初步建成。
       健全预警机制。及时梳理岳池米粉产业原材料供应、生产、销售情况,对来自本区域外的从业主体,主动与当地就食品安全监管、执法、检验检测、风险预警交流等方面开展跨区域合作,先后与达州市渠县、巴中市平昌县、宜宾市南溪区、南充市营山县等地签订《岳池米粉穿透式监管及风险预警合作协议》,有效加强食品安全风险预警,推进岳池米粉全产业链食品安全风险防控。
       强化试点示范。围绕示范引领、安全发展的思路,出台《岳池米粉加工及流通产业发展扶持办法》,设立专项扶持资金5000万,在奖励兑现、项目建设、企业融资、税收服务等领域给予政策支持,四川省银丰食品有限公司、岳池米粉一条街、岳池米粉全国总店分别建成第一批“岳池米粉示范生产企业”“岳池米粉示范一条街”“岳池米粉餐饮示范店”。
       “食品安全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岳池县委副书记、县长、岳池米粉“穿透式”监管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组长方飞剑表示,岳池县将做深、做细、做实食品安全“穿透式”监管各项措施,建好用好问题、成因、任务、整改、成果“五张清单”,做好“穿透式”监管成果推广应用,千方百计保障“从农田到餐桌、从源头到终端”的食品安全。(岳池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编辑:岳生均
最近更新   更多>>
四川法治网版权所有
四川法治网网络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四川法治网观点,如有侵权请即时联系。  主编邮箱:scfzxxw@sina.com  报料投稿QQ:850521687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