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四川法治网 ! 主编邮箱:scfzxxw@sina.com  报料QQ:850521687
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 | 法治新闻 | 通知通报 | 新法快递 | 法治维权 | 经典案例 | 法治天平 | 法律文献 | 社会与法 | 法治动态 | 司法行政
检察风云 | 记者调查 | 教育纵横 | 楼市观察 | 纵深报道 | 文苑时空 | 人物专访 | 企业风采 | 法治四川 | 平安四川 | 队伍建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平安四川  
 
综合施策 念好“四字经” ----阆中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谱新篇
本网网址:www.scfzxxw.com   来源: 四川法治网    时间:2025-03-18
 
       四川法治网 讯(朱琳 李东文/图)近年来,阆中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执行中、省、南充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决策部署,深刻汲取过往灾害经验教训,综合施策,念好“查除防治”“四字经”,全面推进地质灾害隐患风险防范应对工作,全力以赴打好地质灾害防治主动仗与持久仗,守牢了地质灾害连续18年“零伤亡”底线,谱写了阆中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新篇章。
        图为: 地灾隐患排查小组,2月26日,到天宫镇金星村敬正甫屋后垮塌现场核查
 
       念好“查”字经。全面“查”,建好三级台账。一是建好县级调度一本账。成立市地灾防治指挥部,建立到乡镇、到村、到组、到户、到人的地灾隐患台账,形成全市地灾隐患管理“一张图”。二是建好乡镇落实一本账。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各乡镇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位置、灾害类型、险情程度等情况落实台账管理,做到心中有数。三是建好农户避险一本账。对地灾隐患点群众实施分类管理、因户施策,发放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村民小组长对地灾防治包保到户,履行“吹哨人”职责,让群众一旦遇险能从容应对。
        图为:  地灾隐患排查小组,2月20日,到二龙镇宝城宫村对新塘边地裂缝现场核查
 
       念好“除”字经。主动“除”,实施三个一批。针对全市范围内因削坡建房、依山修路等导致的不稳定斜坡、潜在滑坡、潜在泥石流等安全隐患,实施“三个一批”,最大限度消除地灾隐患,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一是发动群众消除一批。对于地灾隐患较小的地方,由村委会统筹推进地灾隐患消除工作,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动员群众投工投劳,防范“小隐患大损失”。二是政府兜底消除一批。对于隐患较大、群众无力及时消除的,由政府出资,分别采取挂网锚固、削坡减载、修建挡土墙等方式进行消除。三是争资立项消除一批。对地灾隐患大,威胁范围广、涉及人数多的地灾隐患点,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的原则,编制综合治理计划,逐年申报相关项目,全力推进搬迁避让、排危除险和工程治理。
        图为:  地灾隐患排查小组,2月24日,到河溪办事处鸡公岭村鲜家湾滑坡现场核查

       念好“防”字经。精心“防”,强化三大举措。一是强化联防。科学制定《地质灾害年度防治方案》《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明确相关部门职能职责,建立会商研判机制,健全各负其责、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二是强化人防。不断深化地灾防治网格化管理,防灾救灾应急队员随时待命,落实车辆、无人机、铲车等救援设备,适时启动24小时值班蹲守巡查机制,全面落实“人防”责任。三是强化技防。全市有89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安装了自动化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灾害动态,同步预警预报,此外,创新推行“一点一码”,在每处隐患点公示牌、受灾群众居住点制作张贴防灾二维码,二维码内包含隐患点基本信息、责任人员、防灾知识、避险措施等内容。
  
       念好“治”字经。长效“治”,力求三个效果。一是力求宣传入脑。利用“4.22”、“5.12”等时间节点,广泛开展地质灾害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乡村、进企业、进农村等“七进”活动,多方式宣传应急防范技巧、安全撤离等基本知识,提高全民防灾避险意识与能力。二是力求培训提能。每年组织市、乡、村三级干部、监测人员和网格管理员参加地灾防治业务培训,全面提升干部队伍灾害分析、应急处置和日常排险报险能力。三是力求处置及时。坚持对地灾日常监测预警实行周报制,每处地灾隐患点的监测人员每周至少两次报告所负责的地灾隐患点详细情况,同时实行发布暴雨蓝色及以上预警时三小时一报制度,有灾报灾,无灾报平安。
       据了解,近三年,阆中市共计投入近7000万元,完成了38处排危除险任务,消除新增的200余处地灾隐患,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今年以来,特别是四川宜宾市筠连县山体滑坡后,阆中市迅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宜宾市筠连县山体滑坡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扛起属地责任,严格落实各项部署,严密做好安全防范,全面深入推进地质灾害隐患排查防治各项工作,竭尽全力筑牢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防线。
 
 
编辑:杨小艳
最近更新   更多>>
四川法治网版权所有
四川法治网网络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四川法治网观点,如有侵权请即时联系。  主编邮箱:scfzxxw@sina.com  报料投稿QQ:850521687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