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网讯(□张欢 陈远芝)每年端午节来临,全国各地都在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纪念屈原,想到屈原,就会想到他的气节品格,想到他的爱国情怀。
的确,过端午,不仅可以观山水、品美食、聚亲朋,更可以传承一份精神,抒发一种情怀,激越一腔壮志。弘扬优良传统文化,传承爱国主义精神,过传统节日就会更加具有意义。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爱国精神,首先就要让青少年受到爱国教育。每年端午节这样的传统节日,都是最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契机,无论是教育体育局、关工委,还是妇联、团委,以及各个家庭,都要有意识地利用这些节日,让青少年了解、认识传统节日,增强爱国情怀,更让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关心留守儿童的美德得到传承,帮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获得爱国爱家教育。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爱国精神,要引领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社会各界拥有爱国情怀、创业激情、奋斗热情和奉献精神的人很多很多,他们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坚实基础,也是身边大众的优秀榜样。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他们将会主动介入、主动分享宣传传统文化故事,身体力行传承美德服务社会,从语言行动上激励身边更多人学习他们,促进在全社会多角度全方位弘扬传统文化,传承爱国精神。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爱国精神,要品味传统节日的深刻内涵。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有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有的为了团聚,有的铭记别离,有的孕育新生,有的伤感年华。比如,端午节就是纪念一种抉择,一种为了道义敢于牺牲的抉择;就是一种爱国情怀,一种忧国忧民却报国无门的爱国情怀。所以,当我们品味出传统节日的深刻内涵,我们才会深刻理解到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死而无憾的无畏精神、奉献精神、爱国精神。才会更加尊崇他们,激励自己,才会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今年,在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的日子里,我们更要充分利用这些传统节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要真正体会到百年牺牲苦,沧桑举世知。要真正明白中国能够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跨越,靠的是奋斗,靠的是精神,靠的就是后来人对优良传统文化的传承,靠的就是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精神。
无论是在扭转民族命运的硝烟战场,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前沿阵地,还是当前正在与新冠疫魔抗争的病房,还是已经开启的“十四五”乡村振兴伟大蓝图,都无不展示着新时代更加需要弘扬传统文化,更加需要传承爱国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