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四川法治网 ! 主编邮箱:scfzxxw@sina.com  报料QQ:850521687
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 | 法治新闻 | 通知通报 | 新法快递 | 法治维权 | 经典案例 | 法治天平 | 法律文献 | 社会与法 | 法治动态 | 司法行政
检察风云 | 记者调查 | 教育纵横 | 楼市观察 | 纵深报道 | 文苑时空 | 人物专访 | 企业风采 | 法治四川 | 平安四川 | 队伍建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法治四川  
 
邻水县“三个强化”筑牢禁种铲毒防护屏障
本网网址:www.scfzxxw.com   来源: 四川法治网    时间:2024-04-19
 
       四川法治网讯(刘睿楠)今年以来,邻水县采取措施,坚持法定职责与工作重点相结合、传统宣传与创新宣传相结合、脚板踏查与科技踏查相结合,全力巩固毒品原植物“零种植”、“零产量”的成果,结合实际,不断筑牢禁种铲毒防护屏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强化组织保障。印发《关于全面做好2024年禁种铲毒工作的通知》,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从源头上遏制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违法犯罪行为。一是严格落实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镇、村两级层层签订禁种铲毒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对禁种铲毒责任实行科学定位和任务分配,并将工作措施落实到位,踏查铲毒工作得到了扎实有力的开展。二是突出工作重点。结合邻水实际,对发现过、铲除过毒品原植的区域进行研究,紧盯农村留守老人、养殖种植专业户等重点人群,以及房前屋后、田间地头、池塘野地、养殖场周边等偏辟隐蔽区域,有针对性开展禁种宣传和踏查铲毒工作,确保不发生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问题。三是完善工作机制。实行包片责任制,建立健全督导检查、考核评估工作机制,将禁种铲毒工作与领导履职进行捆绑,建立责任共同体,督促履行禁种铲毒工作职责,确保禁种铲毒工作落实到位。
        二、强化宣传手段。坚持广泛宣传与重点宣传、正面宣传与反面宣传、传统宣传与创新宣传相结合,深入开展禁种宣传。一是坚持广泛宣传与重点宣传相结合。县禁毒办积极组织乡镇、禁毒成员单位干部职工、禁毒专干、网格员、志愿者以及社会力量,开展进村入户活动,挨家逐户进行禁种宣传,重点对有过种植大麻人员,逐人见面谈话,签订禁种保证书,切实加大“点对点”宣传教育力度,确保禁种宣传全覆盖。截至目前,共开展10轮次50余场宣传活动,发放宣传册1万余份,接受宣传群众2万余人。二是坚持正向宣传与反向危害宣传相结合。以宣传党委政府禁种铲毒的坚定决心为主线,以介绍讲解毒品原植物特征、非法种植活动的危害、卫星遥感和无人机监测技术发现能力、禁种铲毒相关法律知识及执法打击成果为载体,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利用村委会大喇叭等形式,全方位、无死角常态化开展禁种宣传,使“种毒违法、种毒必铲、种毒必究”的意识深入人心。同时,选取一些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典型案例,通过以案释法、以案释警等形式,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大力宣传非法种植的法律后果,形成强大法律震慑。三是坚持传统宣传与创新宣传相结合。在多措并举构建立体禁毒防护网的同时,持续推进禁毒宣传理念、方式创新升级,拓宽宣传渠道,助推质效提档升级,做到新媒体和传统模式两手抓、两手硬。在做好传统走街串巷、上山入村入户宣传的基础上,抢占线上宣传阵地,运用好“互联网+宣传”模式,打破时间、空间壁垒。依托微信、微博等新煤体,拍摄“禁毒微讲堂”短视频,把禁种铲毒工作“铺天盖地”地通过线上模式宣传到千家万户。
        三、强化踏查方式。根据毒品原植物生长规律和非法种植的特点,紧紧抓住春播这一关键节点加强禁种宣传和踏查,切实提高踏查铲毒水平和能力,严防毒品原植物种籽在邻水辖区落地。一是集中开展踏查行动。在春播时节,县禁毒办积极协调沟通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部门联合各乡镇强化工作合力,深入了解辖区种植情况,发动社区干部、网格员、禁毒专干、禁毒志愿者等力量,采取分组分片、定人定责的方式,开展多轮次、地毯式踏查行动,确保踏查铲毒不留死角。截至目前,共开展10轮次联合踏查行动。二是丰富踏查铲毒手段。结合邻水区域特点,对封闭院落内、房屋夹档内和山间沟壑等人工难以涉足的区域,充分利用无人机灵巧、高清、飞行距离远、巡查面积广及智能化、易于操作等优势,为禁种踏查插上翅膀,深入隐秘部位开展拉网式、全方位的反复空中航测,提升踏查效率和精准度,切实做到“区不漏镇、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地”,不留工作死角。三是建立举报奖励机制。为进一步提高打击和惩治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违法犯罪效能,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积极检举毒品原植物种植违法行为,规范举报涉毒违法犯罪有功人员,制定奖励办法,整合各方面侦查资源,广泛搜集非法种植情报线索,加强分析研判,不断提升破获种毒案件的执法效能。
 
 
 
编辑:杨小艳
最近更新   更多>>
四川法治网版权所有
四川法治网网络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四川法治网观点,如有侵权请即时联系。  主编邮箱:scfzxxw@sina.com  报料投稿QQ:850521687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