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四川法治网讯(朱侯 吕忠平)为有效遏制耕地“非粮化”,统筹利用撂荒地,稳定并提高粮食种植面积,补足粮食安全的“短板”,今年以来,坛同镇围绕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保障粮食生产安全这一主线,扎实开展撂荒地整治,全面推进复耕复种,不断盘活撂荒土地,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推动全镇耕地撂荒整治取得实效。
 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成立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双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驻村干部及各村“两委”委员为成员的撂荒地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同时结合实际制定《坛同镇防止耕地撂荒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包片领导、驻村干部和村社干部深入田间地头,逐村逐户对撂荒地进行“地毯式”大排查,逐一建立登记台账,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块。 强化分析研判,因村因地施策。镇级层面先后组织召开撂荒地整治分析研判会议3次,对全镇19个村(社区)疑似撂荒地进行逐户、逐地、逐块核查,认真分析撂荒原因,因户因地施策。通过政策激励、鼓励承包户自种、宣传亲朋或邻居代种、村集体收回耕种等多种方式切实将撂荒地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强化监督问责,确保整治长效。将撂荒地整治工作纳入各村(社区)年终绩效目标考核之一,镇纪委组织专人不定期到各村(社区)开展专项检查,重点对是否还存在撂荒现象、各村种植面积及上报面积属实情况、宣传情况等进行督查,严格对照督查清单逐项评分,对思想不重视、措施不力、执行不严的镇村干部给予通报扣分,倒逼责任落实到位,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撂荒地整治工作。截至目前,该镇19个村(社区)整治撂荒地任务数464亩,已整治撂荒地186亩,完成目标任务的40%。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