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四川法治网讯(王章 戴龙)去年夏天,我市连续四十多度的高温天气,最高月平均气温只有20℃的华蓥山就成了大家的避暑“首选地”,天气转热后,市民游客纷纷上山避暑,这对景区的配套服务能力也是一场“大考”。近日,华蓥市法院深入景区快调快处了一起涉景区旅游酒店装修装饰纠纷,用司法服务保障景区“迎考”。 2021年8月,张某在刘某处分包了华蓥山景区“情山客栈”5,000的多平米的水泥自流平、复古漆及垫层固化项目。施工完成后,刘某发现复古漆存在脱落、起壳、开裂等质量问题,便多次通知张某进行整改修复,但张某均以工程款未支付完毕为由,未对问题进行整改。为了尽快完工交付,刘某只能自购材料、组织人员对工程进行返工处理,并产生费用7.8万余元。刘某遂诉至华蓥市法院要求张某承担该项损失,张某在接到法院开庭传票后,依法提起反诉,要求刘某先支付其剩余的4万元工程款。 案件受理后,为直观了解涉案酒店的质量现状,华蓥市法院综合庭的承办法官组织当时双方进行现场勘查,还通知了客栈经营方到场见证。但在勘查现场,当事双方仍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并提出了通过鉴定来确定质量问题和整改修复费用。 “去年夏天天气热,很多市民和游客都到景区来避暑,客流量激增,为了给大家提供更好服务,我们公司对这栋旧酒店重新进行了翻修和装修,为今年夏天旅游旺季作准备”,情山客栈的负责人向法官介绍说。 法官在了解相关情况后考虑到,如果进行鉴定,不但会增加费用,还会延长整改期限,如等待鉴定结果后再处理案件,已到了景区旅游旺季,没有时间再留给当事人进行整改维修,会对酒店和当事人产生难以挽回的损失,也会对华蓥山景区的游客接待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双方当事人能尽快案结事了,赢得更多的时间进行整改维修,也让前来到华蓥山石林景区的游客享受更好的旅游体验和服务,法官在现场组织双方进行了调解。法官向刘某、张某释明了法律规范、对责任进行了细分、并提出了和解方案。最终在法官公正的调解下,双方当事人终于达成一致意见:张某承担前期整改费用6万元,并在旅游旺季到来前自行进行剩余工程的返工修复,待修复完成后由刘某支付剩余工程款。 蓥山青翠、美景怡人,华蓥市法院也将持续开展“司法服务进景区”,为广大游客放心旅游、安心避暑提供贴心的司法服务。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