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四川法治网讯(涂朝晖) 为了增强全校师生安全防范意识,提高突发事故的应变能力及自我保护能力,5月12日,邻水县观音小学开展了防地震应急避险疏散演练活动。 活动前,各班召开了主题班会,让学生学习应急安全疏散知识和正确方法,分析学校应急避险的环境条件,阐述应急演练的重要意义,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班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 演练前,各班对疏散线路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然后,各班级自行利用一节班会课按要求进行演练,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全校演练的实效性。 上午10:10,“警报”发出后,在教室、实验室、办公室的教职工第一时间通知学生地震来袭,进马上避震。指导学生就近蹲或趴在课桌、实验台、床铺的旁边或承重墙的墙根、墙角,同时抓紧结实物体,用手或其它柔软物品等保护好头部,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缩小面积,并强调不要靠近窗口,避开灯扇,避免被砸,就近关闭火源、电源等,要求学生避险动作尽量在12秒内完成。 “警报”解除后,各班主任立即组织学生从前后门有序进行疏散,并且根据教室、实验室、宿舍等的位置,按照不同楼层,就近从疏散楼梯向下撤。 学生疏散到避险场所后,以班级为单位形成队列在指定位置站好,并统计、汇报本班人数,抢险救护组检查学生身体、心理状况,并进行临时救治、心理疏导,后勤保障组对学校各项设施、物资等进行检查。然后,各小组负责人及时向总指挥报告,并根据总指挥的指令采取下一步行动。
 演练结束后,学校领导进行了点评。肯定了全校师生反应迅速,听从指挥,严肃认真的态度,同时也指出了演练中的推拉、拥挤、动作不够规范等不良行为,并对今后如何预防、避险再次进行了强调。 通过此次演练活动,全体师生再一次了解了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掌握了初步应对地震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师生的紧急避险、自救自护的应变能力得到了提高。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