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四川法治网讯(朱侯 吕忠平)为切实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和监督,防止虚报、冒领养老保险待遇,进入3月以来,坛同镇高度重视,积极开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生存认证,确保不错一人、不漏一人。 加强组织领导。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生存认证同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工作同部署、同落实,成立由镇长任组长的工作小组,层层落实责任,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部门专人抓、领取待遇人员全力参与”的工作格局。 强化广泛宣传。采取线上+线下、移动+固定相结合的方式,线上利用村村通广播、微信群、QQ群广泛宣传自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次月起需进行待遇领取资格核查认证(以下简称“认证”)。待遇领取人员的一个认证周期为12个月,在一个认证周期内可以多次认证,认证周期向后递延,最后一次认证记录产生后,将为待遇领取人员重新计算认证截止日期等,并转发“四川e社保”APP待遇资格认证操作流程,进一步扩大宣传范围;线下借助宣传车、悬挂横幅、入户走访等方式,增强宣传深度,全面提高领取待遇人员第一时间知晓、第一时间自主认证。截至目前,村村通广播播放音频10000余次、微信群转发20次、QQ群转发16次,出动宣传车6台次、悬挂横幅30幅、入户走访1200户。 严格认证程序。此次认证的对象为辖区内按月领取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人员,认证采取面对面的方式进行,集中认证与平时认证相结合。对于居住在各村身体健康的认证对象,要求携带本人身份证原件到相应村三职干部处进行集中认证;对于居住在本地的重度残疾或因病而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由各村落实专人上门进行认证;对于长期居住在该镇以外人员不能到现场认证的,将“四川e社保”APP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办法发送至亲属,由亲属代为认证。截至目前,该镇19个村(社区)按月领取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7883人,已通过“四川e社保”APP软件认证7218人,认证率达92%。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