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四川法治网讯( 成浩源)为深入贯彻中省市委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决策部署,全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邻水县以机制创新破题,以模式探索开路,从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及提升乡村建设水平两方面入手,将“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建设从“蓝图”逐步变为“实景”。 一是探索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新经验、新模式,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通过与西南大学携手打造校地合作,利用数字农业管理平台,实现项目区数据全覆盖、管护全过程、体验多角度、智能农机多维联动调度,有效支撑基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积极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融合发展,助力当地农业产业快速发展,促进当地农民收入增长 20%。 二是通过大数据,探索“家庭健康菜篮子”模式。在高礅河村专门开辟一块菜地,可以采取认养或托管代养方式,获得蔬菜基地优质蔬菜。有机绿色蔬菜基地,采用溯源化管理方式,从蔬菜种子、育苗、栽种、抚育到成熟收获,建立可溯化档案,建成真正可追溯的有机绿色农产品,提高产业园区文化价值的同时,还能为当地农业品牌增值溢价。 三是利用农村现有的闲置资产,积极探索“银发”经济乡村养老新模式。对村内小型公共设施进行适老化改造,引导社会资本购置部分养老用品,打造适宜老年群体需求的安养社区,构建乡村养老幸福乐园,引具有川渝情结、乡土情结的人到此“居”家养老。 四是探索能复制、可推广的适宜于丘陵地区“五良”融合示范样本。以良田、良机、良种、良法、良制“五良”融合为牵引,对已建农田进行提档升级,改(扩)建农机化生产道路,改善农业机械通行和作业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增收,进而推进村民向“职业农民”转变。 通过美丽乡村重点县建设试点,能有效融合一二三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美丽乡村格局形成,呈现出一幅更加宜居宜业、和美繁荣的乡村崭新画卷。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