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四川法治网 ! 主编邮箱:scfzxxw@sina.com  报料QQ:850521687
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 | 法治新闻 | 通知通报 | 新法快递 | 法治维权 | 经典案例 | 法治天平 | 法律文献 | 社会与法 | 法治动态 | 司法行政
检察风云 | 记者调查 | 教育纵横 | 楼市观察 | 纵深报道 | 文苑时空 | 人物专访 | 企业风采 | 法治四川 | 平安四川 | 队伍建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物专访  
 
你听,黄葛树也懂法!
本网网址:www.scfzxxw.com   来源: 本站原创    时间:2021-09-18
 

  四川法治网讯(□李晓玲)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白露之后,天气转凉,秋风袭人,整个城市都弥漫着秋天的味道。

  嘴里不经意间嘀咕着:“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小桥、老树?咦,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地方。

  这里是“小桥镇”,距营山县城17公里,省道、高速公路及铁路穿境而过,素称“营山的东大门”,市场繁荣,为附近几十个乡镇的物资集散中心,尤其是耕牛、黄鳝、草帽“三市”更是历史悠久,闻名川内外,有营山“小香港”之称。

  小桥法庭建于1995年,早已融于闹市之中,老树则长在小桥法庭的院坝内。县域共有6所法庭,但只要一说到黄葛树,大家都会来句:“哦,小桥法庭!”于是,得来一个新名字:“黄葛树法庭”。法庭辖4个大镇、近20万人口,法庭共5人,其中审判员2人,年均受理案件逾500件。
 


 

  老树长新芽,法庭迎新人

  “今年春天,黄葛树长出了好多新芽,再长,围墙都拦不住啦!”小桥法庭庭长朱秋霞笑着说道。

  朱秋霞,30出头,是营山法院最年轻的基层法庭庭长,2021年1月,刚刚上任。看着新长的翠绿的枝条,一派生机勃勃,给人新的希望,是树也是人!

  “黄葛树好看吧,可不要小看它,它可是听着法治故事长大的,也懂法哟!”一位在小桥法庭工作过的老法官说道。我们哈哈大笑。

  迎来送往,五任庭长相继离开,而黄葛树却一直在这,根扎得愈来愈深、躯干愈来愈壮、枝叶愈来愈繁盛,它见证了一代代法庭人奋斗的足迹,也看到过怒气冲冲而来,笑脸而归的当事人,更目睹着一张张奖状贴满荣誉墙……

  生长快,寿命长,树身高大,茎干粗壮,枝繁叶茂,冠盖如伞,看着它,我仿佛看到了法庭人的影子!
 


 

  根——扎进土里,法庭人——深植群众沃土

  “她家养了五条狗,到处跑,把我家的鸡咬死了不说,还要我赔钱!”

  “你啷个证明是我家狗咬的,你把我背上都打起乌坨坨,要赔医药费,还要赔我的抽水机!”

  “我根本就没有打人……”

  这是一起由“狗咬鸡”事件引起的邻里纠纷,原告胥大婶与被告廖大叔发生口角争执,继而引发肢体冲突,双方矛盾激烈、积怨颇深,闹得全村皆知。事发后,当地村委会、派出所更是组织调解近十次,但都未成功,最终诉至法院。

  “邻里纠纷看似都是鸡毛蒜皮小事而起,但这些小事往往对邻里关系有着深远影响,邻里相处之道更改变着当地乡风民风,不可大意。”农村出生的朱秋霞深谙其道。9月9日上午,朱秋霞在当地村委会对此案进行公开审理,并邀请村支两委及村民进行旁听。

  审理现场,并没有想象中顺利,也许是受到“声音大才有理”的惯用思维影响,双方争执声越来越大,起身争执、掐断对方讲话、翻出“老黄历”不尽上演……

  砰!法槌敲响。“肃静!有理不在声高,我会给你们陈述和质证的机会,请注意法庭纪律!”原本剑拔弩张的双方逐渐平复情绪,“看不出来,这个年轻女法官还有两把刷子哦!”旁听的村民竖起了大拇指。

  朱秋霞耐心地听取当事人双方陈述意见,并组织双方调解,劝阻他们不要因为小矛盾变成大积怨,伤了和气,更不要因为他们之间的恩怨影响到儿子之间的友谊,抽丝剥茧、循循善诱,庭审持续两个多小时,终于,双方同意考虑调解方案,庭审后与家人进行商议。

  “朱庭长,麻烦你大老远跑来开庭,村上的这些糟心事让你费心了!”村支书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不管多远我们都得来啊,这是我们的工作!”
 


 

  枝——欣欣向荣,法庭人——护一方繁荣昌盛

  在脱贫攻坚政策利好下,农民返家创业,发展种植业的人越来越多,但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涉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数量也不断攀升。

  家住骆市镇的张大叔紧跟形势,种植起了花椒,资金紧张的他向当地农村商业银行贷款75000元,打算风风火火大干一场,谁料受疫情影响销路受阻,导致无法按期偿还本息,银行上门催债,多次沟通未果后,将张大叔诉至法院。

  “我不是不还钱,只是现在没得钱!”了解到张大叔的真实意图及现实困境后,小桥法庭办案人员顺势进行诉前调解,向原告讲清张大叔的实际困难,预估其还款能力,制定可行调解方案,最终达成分期还款调解协议。

  “多亏小桥法庭的法官同志,帮助我们解决了不少难题!”农商行工作人员说道。
 


 

  叶——化作春泥,法庭人——润物细无声

  “朱法官,你又来看他们了啊!”李某邻居王大嬢向朱秋霞招呼道。

  李某喜爱喝酒,酒醉后常发“酒疯”,对妻子和一双儿女更是不管不顾,妻子王某不堪其辱,一气之下,回到娘家,一纸诉状起诉离婚。法庭上,经过耐心劝说,李某认识到自身错误,表示愿意改正。

  但是朱秋霞还是不放心,已是妈妈的她时常牵挂着两个瘦弱的孩子,隔三差五进行回访,送去孩子生活用品、营养品,并不忘时刻“敲打”着李某。

  “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少喝点酒,多挣点钱,对老婆和娃儿好点,家才像家,听到没?”“晓得了!”9月9日下午,朱秋霞携法庭同事再次看望李某一家。

  朱秋霞十分重视案后回访工作,特别是婚姻家庭案件,通过回访可以及时了解当事人的思想动态,排查矛盾隐患,促进家事纠纷妥善化解,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春来秋往,寒暑交替,黄葛树就这样陪着小桥法庭的人儿们守护着小镇,续写着他们的故事!
 


 

 
编辑:杨吉
最近更新   更多>>
四川法治网版权所有
四川法治网网络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四川法治网观点,如有侵权请即时联系。  主编邮箱:scfzxxw@sina.com  报料投稿QQ:850521687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