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四川法治网讯(冯文杰)为有效净化道路交通环境,预防和减少“三车”交通乱象引发交通事故。7月份以来,四川省邻水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结合辖区实际,从分析研判、源头管理、路面管控、宣传教育、规范执法等方面入手,借力“夏夜行动”开展“三车”突出交通违法整治行动。截至目前,共查处“三车”酒驾醉驾13起、涉牌涉证159起、违法载人105起、不戴头盔458起、不按规定车道行驶246起、非法改装27起,拆除遮阳伞670余把,引导“三车”规范通行3400人次,教育警告3200人次。 科学研判,精心组织部署。为确保“三车”突出交通违法整治行动取得实效,该大队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推进会议,对“三车”突出交通违法行为进行系统分析、综合研判,根据实际情况以及“三车”出行的规律特点,成立城区8个、西槽3个、东槽3个整治工作组,明确1名大队领导牵头,辖区交警中队、农村派出所参与,全面推进“三车”整治行动。同时,结合“一日工作制”,坚持每天上报前安排工作、下班前收集汇总、第二天针对性部署。 抓好源头,消除安全隐患。联合各镇政府、交管办、社区、居委会等单位工作人员,全面摸底排查“三车”数量、使用性质、办牌入户、审验保险、驾驶人证件等情况,逐车逐人建立工作台账,逐一签订《安全出行承诺书》。通过排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三车”及车主进行安全警示谈话,责令其限期整改,严防无牌无证、违法载人、报废车辆上路行驶。同时,派出民警对全县110家“三车”销售商家进行宣传提醒,告知商家在销售“三车”时,要告知消费者必须持有驾驶证,购买车辆后及时登记注册,依法依规上路行驶。 强化路控,严查交通违法。根据“三车”出行规律与特点,8个交警中队、14个农村派出所、25个镇交管办组织力量,在城郊、场镇结合部、主干道、乡村道路等,采取定点检查与流动巡查相结合的方式,重点查处“三车”违法载人、不按规定车道行驶、无牌无证、改装拼装、安装遮阳伞等交通违法行为,对每起交通违法行为使用执法记录仪等科技设备固定证据,做到发现一起、查纠一起,对其交通违法行为“零容忍”。同时,从7月份起,在城区、场镇每日开展夜间集中统一行动,始终保持严管高压态势,推进“三车”突出交通违法整治行动。 加强宣传,营造舆论氛围。组织警力到单位、社区、广场、街头、小区、农村、家庭等场所,通过发放宣传资料、面对面宣传教育等方式开展宣传活动,大力宣传“三车”各类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性以及此次整治的目的和意义。充分利用辖区LED、双微、短信等平台,曝光“三车”典型交通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案例,教育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抵制“三车”无牌无证、违法载人、非法营运等交通违法行为,形成强大的宣传舆论攻势,助推“三车”整治行动持续深入。 规范执法,维护良好形象。要求民警辅警在查处“三车”交通违法行为时,佩戴齐全单警装备、执法记录仪、反光背心等,保持良好的警容风纪,做到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坚决杜绝执法方式简单化、对待群众冷硬横。同时,执法过程中必须做到程序合法,在制作法律文书时,法律条文准确、书写字迹工整;扣车时履行告知义务,出具《强制措施凭证》;执法过程一律开启执法记录仪,对执法行为进行全程录音录像,严防因执勤执法不当引发矛盾纠纷和不稳定事件。
|
|
|
|
|
|
|
|